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1年7月5日,苏州博物馆景点暑期夜间开放。(6.19/7-8月每周五、周六)
历史沿革
1958年7月:筹备苏州市地质博物馆
1960年1月,地质博物馆与苏州市国庆十周年展览会合并成立苏州博物馆。
1965年3月,“文革”期间张树谷同志任苏州博物馆馆长。
1998年,苏州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建设苏州博物馆新馆。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2002年4月30日,签订新馆设计协议。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
2003年6月23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
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展厅分布
博物馆在形式上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忠王府将恢复成原貌。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
常设展厅
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都安排在地下室。苏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只有一层,该馆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常设展厅:其中“吴地遗珍”系列包括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四个主题展室;“吴塔国宝”系列包括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和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吴中风雅”系列包括书斋长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镂神功、文房雅事、闲情偶寄、墨戏草堂(即宋画斋,室外)、锦绣浮生展厅;“吴门书画”尤以吴派及吴派源流诸子、四王吴恽及其源流诸子、扬州画派诸子等作品居多。
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
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特展厅位于负一楼,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现代艺术品展览,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安排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现代美术作品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
机构文化
苏州博物馆编辑出版了《苏州博物馆藏画集》、《明清工商业碑刻集》、《苏州文物资料选编》、《吴文化资料选辑》(二辑)、《丹午笔记》等资料23种。
苏州博物馆藏品配套书籍有:《苏州博物馆藏玺印》、《苏州博物馆藏清代七十二状元扇》、《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书画》、《苏州博物馆藏古籍善本》、《太平天国忠王府彩画》、《苏州博物馆藏出土文物》、《苏州博物馆藏瓷器》、《苏州博物馆藏工艺品》、《苏州博物馆藏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文物》、《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等;历次特展配套书籍有:《吴门四杰》、《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历代墨竹图精选集》、《文房雅玩》等。
价值
艺术价值
苏州博物馆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全国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保存了400余方“苏式彩绘”等太平天国时期重要的遗存和艺术珍品。忠王府彩绘是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其留存数量之多,在江南是罕见的,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留存的建筑和彩绘、壁画,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
苏州博物馆现有藏品四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一座最能体现吴地文化的藏馆。
重要活动
1962年12月,对苏州市和市郊164个会馆和公所进行调查,并收集有关工商、碑刻资料。
1975年3月~12月,在大石头享基建工地清理一批唐宋遗物,其处为宋代坊市遗址。
1989年12月26日~12月28日,召开“纪念苏州博物馆建馆30周年暨第三届学术讨论会”,200余人参加,共收论文64篇。
1994年4月,馆藏3件文物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丝绸之路展》。
1996年9月20日~10月17日,馆藏11件文物参加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与日本金泽市结为友好城市,在日本金泽举办的《苏州物产文化展》,吴琴同志随展。
1997年12月31日,举办《李娥英刺绣作品捐赠仪式》。
2001年6月,苏州市文化、规划部门负责人应贝聿铭先生之邀赴京参加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竣工落成典礼,并受市政府委托,邀请贝聿铭先生担纲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2002年4月30日,贝聿铭率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贝礼中一行六人抵苏,与苏州市政府签订新馆设计协议,并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文物专家罗哲文以及苏州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文博专家会晤,交换新馆设计意见,并实地踏勘现场。
2010年,苏州博物馆邀请北京文物出版社对忠王府中路门厅、轿厅、前殿、后堂内的341幅彩画(目前可见)和后殿内的9幅壁画进行了全面拍摄,在此基础上将所有彩画的名称、位置、尺寸逐一标识,集成《太平天国忠王府彩画》一书。
2012年5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一行来馆参观。
2014年3月6日,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一行来馆参观。11日,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合作备忘录。13日,克罗地亚驻华大使奈博伊沙一行来馆参观。
2018年国庆长假前,百度联合全国10家知名博物馆共同开启“博物馆奇遇季”,除了在这些博物馆展开丰富的落地活动吸引游客以外,百度“AI博物馆计划”也将陆续在这些博物馆正式落地,为用户提供文物拍照识别、语音智能导览等提升游览体验的服务。
主要荣誉
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标兵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2008年,苏州博物馆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1年,苏州博物馆被授予“苏州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称号。
2012年,苏州博物馆获国家文物局“最佳讲解导览”奖;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苏州博物馆2012年度综合排名第8位。
2013年,苏州博物馆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4年,苏州博物馆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2017年11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5月,在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活动中,获得“精品奖”。
服务指南
门票信息:门票免费,每天还有志愿者讲解者提供免费讲解。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如遇法定节假日则正常开放),有重大活动或维修时可能临时闭馆。
衣食指南:馆内温度常年20℃左右,请注意衣着适宜,不能穿拖鞋进馆,入馆要安检,不能携带食物和有色饮料。
交通信息:自驾车,从沪宁高速或者苏嘉杭高速苏州官渎里出入口下,经北环快速路左转到齐门路行使200米左右即达;公交,搭乘游1、游2、游5、55、178、202、309、313、518、529、923路等公交车在苏州博物馆站下。